雖然台灣一風堂超難吃。
但我還是常常吃。
因為在萬般無奈(沒人逼你去)之下,狗急跳牆已經發展出一套非常專業的可以提升美味度的方法,不過這方法是限制級的好像不公開比較好。
四月份又因為工作去了日本,百忙之中空了一天和アニキ一起去千葉車站吃明石燒(あかしやき)。
關於明石燒又是個說來話長的故事。
因為非常喜歡吃章魚燒,所以去年一直盧小小要アニキ陪我去家裡附近找章魚燒。
去年十一月份前去牛郎織女相會的時候,剛抵達成田發現有個大空檔,所以就決定去幕張新都心的イオンモール試穿新的跑鞋,然後看到了銀たこ!整個開心到爆炸的時候發現,那是一間沒有賣章魚燒的銀たこ...(已無心情看它賣什麼,章魚飯之類的...)
整個悲劇兩人摳奧給姉ちゃん,發現好像美食區有明石燒!
不過明石燒是什麼呢?姑且就吃一下看看。
驚為天人!(關西人應該翻白眼到月球去了)
其實就是章魚燒把章魚換成蛋。
不過由於它有許多吃法,其中一種是在高湯中攪爛稀哩呼嚕吃下去,這種吃法太嶄新了!(關西人翻白眼翻到火星了)所以我就愛上了明石燒。
然後今年三月又跑去幕張的イオン,然後明石燒關門大吉。悲劇第二集。
囧臉兩人立馬上網發現千葉車站附近的新光三越有明石燒,但時間真的不太夠,所以跟アニキ討論四月再去,順便去一風堂。
就這樣成行。
明石燒很好吃,但顧著吃所以照片沒有拍攝。
千葉車站一風堂是間樸實的小店,我們去的時間沒有什麼人,點了一風堂からか麺(3辛)、博多ひとくち餃子(半分)、炒飯、ビールx2。
一心想知道台灣一風堂到底是不是日本一風堂分店(大誤)的我就開吃了。
結論就是:絕對不同店。(無限誤而且拜託不要告我)
開放式的廚房。

桌上自取的醬菜很好吃,但已經忘記內容物似乎是豆芽。
啤酒是SUPER DRY。由於是比較辛口的啤酒所以跟重口味的食物很合拍。台灣店這一味(啤酒本身)跟日本一樣沒變耶~!
提供冰的麥茶。
啤酒上來之後就馬上來了半分的一口煎餃。

不過餃子沒拍到就連盤子都吞進去了。(胡說一通)
炒飯跟拉麵都是等我們吃完餃子,想吃的時候跟店員小哥說,就立刻幫我們做了。
炒飯是日本口味,比較不油,粒粒分明。
拉麵上的辣絞肉很香,很入味,3辛真的剛剛好!
只能說湯頭調味適中,也不覺得油鹹,聞到的是味道!真正的豚骨香味。不會有臭油哀。

那天店裡沒有太多人,所以我們吃得很悠哉,可以東張西望好好地拍照。
剛好四月份是日本的開學/入社季節,所以那天我們吃到一半進來兩個西裝筆挺的上班族男孩,還掛著點大學生的稚嫩氣息。
兩人小聲對話,研究著菜單,直覺是同期新入社員而且是新認識的朋友。點完餐就開始客套的交談,隱約聽到對話中聊著彼此興趣的事。我和アニキ用神秘的台灣方言討論著這兩位,我偷聽的非常認真。
還未受到日本社會無情洗禮的男孩們,感覺心情還是輕鬆的,對這個世界充滿期待、熱情。不知道過了三年、五年,十年以後,甚至退休的那一天,當他們回想起剛踏入社會的自己,會不會想起這個下著小雨的下午,已過了午餐時間,和新認識的夥伴一起吃著拉麵的場景。和新認識的夥伴還會不會是在職場上,在人生道路上並肩作戰的好友。
回到台灣,又跑去吃了一次,想好好的公平的比較一下。
即使得到一個名字的授權,不一樣就是不一樣了。我下次到了千葉車站,還會去吃日本的一風堂。